close
發現自己一個很大的問題:
對於很多事情都會想很多,而遲遲未能動作。
查資料,做功課,不斷的在心裡盤算,反覆驗證,分析,掙扎,卻無法行動。
說破了,就是怕犯錯。
買一隻手機,我可以上各官網看行銷廣告介紹,再到各論壇去看評價,接著去實體店面詢問或試用,再回家做分析評估,然後問家人朋友的意見,再加上各家業者的優惠方案比較,綜合各種數據與評論,找出最佳的CP值,才下決定。
想當初,一開始設定直接攻頂買最新款的new htc one,硬體跟軟體都很吸引我,但下不了手的原因有:1.太貴 2.缺貨。所以,轉向其他手機,考慮過sony Z,因為防水跟相機不錯,但也因為太貴,後來因為店員的介紹我其他中階手機,但沒馬上決定,又跑回家做功課,來來回回,也花了一兩個月,最後在各方評估下挑出了心中CP值最高的小米2S。
雖然,最後這個決定讓我很滿意,但我也發現,我耗費了很大的"時間成本"。
有時候,在事後回想,都會問自己,這個選擇真的是對的嗎?如果是對的,有必要花這麼多時間去做決定嗎? 如果錯了,我為何會花這麼多時間去做出一個錯的決定?
其實問題點就在每次做決擇的時候,心裡都會害怕說,如果選錯了怎麼辦?
或許,行動之前是有必要深思熟慮,多吸收資訊,多分析評估
但又或許,很多事情,用想的是找不到答案的,是要在錯誤中學習的。
福特汽車創辦人亨利‧福特(Henry Ford):真正的犯錯只有一種,就是沒有從錯誤中學到任何教訓。
希望,我能儘快戒掉優柔寡斷,舉棋不定,畏首畏尾,這個壞習慣。
全站熱搜